
大雄宝殿
大雄宝殿始建于明永乐年间,清乾隆年间重修,面阔五间进深三间,占地面积690平方米,四周有26根合抱大柱,每柱高达7米,它的飞檐斗拱十分雄伟壮观,造型别致,**一格,上面雕刻有龙、凤、狮、鸟、各种花草等图案,雕栏门窗上雕刻有狮子滚绣球、二龙戏珠、鲤鱼跳龙门等图案。 大雄宝殿墙上的壁画是国家的宝贵文化遗产,是香严寺的无价之宝,系明朝时期所画,均为《朝元图》,总面积403.93平方米,这种壁画反映出佛教、道教合二为一的精神文化。

藏经楼
藏经楼建筑风格为硬山式,木板楼,上覆灰瓦;正脊和垂脊均为花脊,檐下无斗拱,雀替为圆雕凤鸟。明、次间安装12扇六抹头隔扇门,两梢间辟有方窗。在一、二楼的前檐外壁上绘有百幅彩画,内容主要是:降龙、伏虎、山水、花鸟、神话、人物故事等,画面纷繁。还有檐檩、挑梁、平板枋、栏额,上面均有彩绘,五光十色,富丽堂皇。二梢间各有一层夹楼,是香严寺藏经书活字印版和重要经书的地方,不入室内,极难发现。楼上原供奉千手千眼佛像,楼下供奉元始天尊佛像。

虎踞阁
虎踞阁建于香严寺西虎山之巅。山势雄奇险峻,形似卧虎;更有元代香严寺牧牛祖师憨憨和尚在此伏虎牧牛,因称虎山。山巅阁楼,因山而名“虎踞阁”。虎踞阁为八角攒顶式建筑,飞檐翘角,碧瓦流丹,高4层21米。登临阁楼,群山如黛,逶迤匍匐,让人顿生“一览众山小”之感。





古树名木
香严寺现有各类古树268株,包括柏树、皂角、松树、紫薇、紫檀、桂花、银杏、桦栎等102个品种。属于百唐、宋、元、明、清年代的分别有36株、48株、44株、78株、62株。其中有一些有趣的树名:美女抱将军树、千年夫妻树、痒痒树、信息树等。